首页 > 服务详情
企业知识产权如何去规范化管理,如何达到一个比较有效、合理的、行之有效管理方式呢?解读如下:
01、知识产权获取:
在知识产权获取的环节,要制定知识产权的目标、获取途径、方式,获得之前要进行必要的检索分析,保持知识产权获取记录和发明人的署名权。
02、知识产权运用:
在知识产权的运用环节,尤其要注重标准化的管理,比如专利标准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大家争论的都很激烈,实际上标准专利的问题已经日渐提上了日程。其实很多的技术,尤其是开创性的一些技术,完全就可以结合标准必要专利的这种方式来进行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03、知识产权风险管理:
在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的环节,包括生产设备、办公设备、生产软件和办公软件,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可以说是无处不在。所以风险防控需要做到定期监控,产品可能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状况等等,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样的问题。
04、涉外贸易:
在产品涉外贸易环节,这个环节的风险就更大了,包括境外销售前目的国的法律、政策、执行情况,还有境外销售前自身的保护以及一些必要的边境保护措施。
05、合同管理:
关于合同管理环节,加强知识产权管理,就是要对合同中的知识产权条款进行审查,形成记录,这是标准要求的。对于检索分析、预警申请诉讼等这些知识产权咨询管理的合同,要约定知识产权的权属和保密的内容。
06、保密:
保密这一块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一个难题。没有做保密认证的企业,可以从基本要求着手做一个规范。比如说明确公司的一些涉密人员,明确一些知识产权的涉密的设备,明确涉密的信息和涉密的区域等等。有了一个基本规范,如果有纠纷发生,进行起诉的时候总归有一些证据护身,比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会好很多。
07、立项研发:
立项研发环节是重中之重,就是立项之前要加强专利的信息检索,要防止项目当中有侵权的,或者是项目当中绕不开的一些技术。
08、采购:
采购涉及知识产权的产品过程中,一定要收集供方的知识产权信息,避免采购来的产品是侵权产品,这样搭载到产品上再卖出去的时候,依然会有发生知识产权纠纷的风险,包含采购合同当中明确知识产权的权属、许可使用范围、侵权责任承担等等。在生产环节也是一样的,很多企业存在委托生产、来料加工、贴牌等等,这里面的知识产权问题非常复杂,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合同解决。
09、销售:销售环节,前期所有的知识产权工作做的不扎实、不规范、心存侥幸,有可能在销售和市场环节全部爆发出来。尤其在展会环节,近年来知识产权纠纷非常地频繁,市场上竞争对手紧盯着你,有任何的知识产权疏漏,完全就可以被认定为涉嫌侵权。
知识产权贯标实际上是企业的一次知识产权美容,每一家企业在自身方面肯定存在着这样、那样的知识产权问题。对照着国标这面镜子,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最终通过认证的时候,站在镜子面前,就是一个完美的自己;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,就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。